创新,生态成功的唯一出路 |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十七)

业界动态评论54 views阅读模式
摘要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突破增长困境,一定是创新驱动转型。作为数字化升级转型中非常重要的业务模式之一:生态的建设。在这一层面上,企业要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核心的数字化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就是智能化运营和数字化创新。 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任何价值,创新也是生态成功的唯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突破增长困境,一定是创新驱动转型。作为数字化升级转型中非常重要的业务模式之一:生态的建设。在这一层面上,企业要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核心的数字化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就是智能化运营和数字化创新。

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任何价值,创新也是生态成功的唯一方式,与创新相伴而生的就是犯错,十次创新九次错,还剩一次不合格是对创新最真实的描述。也因为如此,创新+试错文化,是生态建设唯一出路。创新也分为道层面的创新和术层面的创新。术层面的创新又分为颠覆式创新、渐进式创新、组合式创新和强化无意识创新。这一节分享创新对互联网生态的价值。

这是IAB物智链第35篇原创文章。保险公司保险科技生态建设的第17篇。以下是数字化转型的分享线路图,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为序号❸的分享:生态圈建设。另外,每一大类的趋势分享都会在未来有持续不断的更新,希望你保持关注。

以下是正文:

互联网生态,就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集大成者,互联网生态的基础设施互联网,也是人类科技创新的重要文明过程。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互联网,也不可能有互联网生态,对创新有多重视,就代表企业有多渴望在生态模式上取得实质的进步。

所有生态都是通过创新与市场建立起来的,没有创新就没有任何价值,创新也是生态成功的唯一方式,与创新相伴而生的就是犯错,“十次创新九次错,还剩一次不合格”是对创新最真实的描述。也因为如此,创新+试错文化,是生态建设唯一出路。

道层面的创新,很难甚至说几乎不存在的,绝大多数企业生态建设,都是术层面的创新,包括哈佛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倡导的颠覆式创新,也是术层面的创新,因此生态创新的内容,都聚焦于术这一层。

01 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技术解放劳动力,聚焦创造力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整个人类社会第一次进入到一个由“创新”驱动的新型社会经济结构中(关于社会分工请查看:打破旧的利益平衡,形成新的社会分工 |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十二)),由美国主导创新中国落地生产的全球供应链结构持续了接近半个世纪。

1. 国家层面的机遇

2015年我国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的本质要求是效率结构的改革。同时中国经济将从过去高速增长转变为长期缓慢增长。中国制造2025的本质是打造中国特色的创新经济,并通过一带一路政策将制造生产链留在以中国为首的经济体内,重新优化国家经济、财政结构。

这是启示之一:优化国家经济、财政结构的核心是解放劳动束缚,聚焦创造力。

2. 技术发展层面的趋势

第二个可见的趋势是技术发展,绝大部分技术在可见趋势下,成为基础设施,开放是趋势:模型、算法、算力都将像电力一样开放。可以说在技术基础能力的建设上,都是ATMM这类大型公司的战场,中小企业很难在通用场景中找到机会。

因此借势ATMM的技术基础设施,集中优势兵力服务细分领域的空白市场或者巨头忽视的市场,将是常态。

(1)各细分领域的决策模型

消费者在特定场景下怎么决策?组织在特定模式下怎么效率最大化?设备在特定场景下怎么决策最有利于使用者?

(2)多种公式柔和的复杂算法

多种数学公式柔和,把模型用某种数学方法解决,能够得到一个可以收敛的结果。

(3)云计算成为基础设施

随取随用,按量付费,多退少补,计算能力和带宽均成为行业标准设施。

所有这些技术能力的成熟、价格大幅度的下降,一起将推动整个社会效率的提升,将个人和中小企业聚焦到创造力上,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这是启示二:大型企业主导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和个人无需生产技术,专注实用技术能力。

02 第四次工业革命:创造力革命

毫不怀疑,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只要能够被结构化的知识,都会被机器学习所取代。于是这个时代,价值创造的源泉就是人的创造力。人工智能可能会替代一部分劳力劳动者和机构化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但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可以把人从原始最为粗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人专注于释放天性的创造性工作。

1. 数据智能的起点是场景化

这中间有很多的环节,即使是机器智能本身都依赖于人的创造力。比如:互联网平台非常重要的两个本质是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其中,数据智能的起点是场景化,谁能够创造性地想出来一个新的场景怎么被在线化、数据化,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实际上不管是网络协同还是数据智能,都是人类创造力的提现。

2. 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是创造力贯穿始终的

曾鸣教授在《智能商业》一书中分享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案例:硅谷有一家教育软件公司,是谷歌的一些技术大拿出来创建的,它的核心是把小学教育软件化。

为什么需要谷歌这种高大上的技术人才出来做这个小学的事情?

我跟他们聊了很久才突然意识到,真正的难点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把一个传统的基于经验的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用数据化的方法搬到线上来,再通过数据智能的方法去优化整个学习体验。这一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创造力。

为了做这件事情,这家公司还开了八个实验性的小学,每个小学都有工程师驻场,老师三分之一的工作是跟工程师互动,帮助工程师去理解他们实际上是怎样在教学生的。

未来当我们把传统行业快速地互联网化、智能化的过程中,第一步需要的就是企业家的创造力。能够把原来一个离线的场景变成一个在线的服务,这种创造力是贯穿始终的。创造力成为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决定了整个社会将来的结构。只有把创造力提到这个高度,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正在发生的变化,才能对未来有更好的准备,甚至是更积极的应对。

这是启示之三:创新能力,创造力是人与人最大区别。创造力成为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

03 四种典型的创新方式

创新的方式,太多图书、资料、机构分享过太多的方式,根据这些年互联网领域和金融领域的实践经验,从术的层面,最常用的创新方式主要有四种:颠覆式创新、渐进式创新、组合式创新、强化无意识式创新。

1. 颠覆式创新

只要说互联网,就不可能绕过颠覆式创新(主要是为了引导平台建设者从内而外,建立适合平台发展的组织和文化结构,颠覆式创新主要在人文、外部机构趋势、新模式、技术四个方面影响平台的建设,后面会有详细的章节进行介绍 )。对互联网生态来说,是无法预知何时何地,在何种环境下会遭遇到颠覆式创新。

因此,做互联网平台,保持开放包容、密切关注技术和市场的变化,就成为平台之所以称之为平台的根本因素。

颠覆式创新,可遇不可求,但互联网生态的成功都是依靠颠覆式创新实现的,这也是生态建设非常艰难的原因。建生态、投生态、进生态、联生态四种策略,建设最难,进最容易,投最直接,联失败的可能性最大。(后面会有详细的章节对这四种战略进行介绍)

这是启示之四:几乎所有原生互联网生态,都是以颠覆式创新拉开构建序幕的。

2. 渐进式创新

渐进式创新是指通过不断的、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最后实现管理创新的目的。比如:针对现有互联网平台App的控件、组件作细微的改变,强化并补充现有产品设计的功能,至于产品架构及控组件的连接则不作改变。

虽然单个创新所带来的变化是小的,但它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为,一是许多大创新需要与它相关的若干创新辅助才能发挥作用;二是小创新的渐进积累效果常常促使创新发生连锁反应,导致大的创新出现。

渐进式管理创新说明组织的管理创新是从无数的小创新开始的,当大量的小创新不断地改善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导致质变的大创新。这种创新具有渐进性、模仿性,创新的周期一般较长,而创新的效果却不错。

渐进式创新,是几乎所有重视创新的企业,使用最多最为广泛的创新方式。互联网生态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是颠覆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交织发展的过程,这一点上很像“第二曲线”。一般的互联网生态都是颠覆式创新为起点,无数个渐进式创新为过程,在遭遇瓶颈或者重大战略调整时,爆发出新一次的颠覆式创新引领团队取得新一轮的增长。

这是启示之五:颠覆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协同发展,促进生态增长。大多数企业,更多时候,渐进式创新居多。大多数时候,保持创新的方向感,做局部创新,更为重要。人民网曾经就颠覆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做过详细的讨论,感兴趣你可以找来读一读。

我是如何在京东双十二红包活动中实现大满贯的

双十二即将来临,最近被京东红包活动刷屏了,作者介绍了自己是如何运用产品思维加运营手法领取红包的。 前两天,京东双十二红包活动刷屏,作为一个“狗厂”产品人,还是想谈谈对于这次活动我的一些零碎感受,以及我是如何实现冲顶大满贯所使用的一些策略。 首先,晒一下战绩,我

3. 组合式创新

《技术的本质》介绍了一个概念叫组合进化:之前的技术形式被作为现在原创技术的组分,当代的新技术成为建构更新的技术的可能的组分。反过来,其中的部分技术将继续变成那些尚未实现的新技术的可能的构件。

慢慢地,最初很简单的技术发展出越来越多的技术形式,而很复杂的技术往往用很简单的技术作为其组分。所有技术的集合自力更生地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地成长起来了。我们可以说技术从自身创生了自身。这种机制便是组合进化,也就是组合式创新。

其实没有所谓一步到位的划时代的创新,任何一个创新都是建立在已经存在的事物的基础上渐进发生的。从这一点上讲,组合式创新和渐进式更相似。当我们利用创新思维将已知的若干事物合并成一个新的事物,使其在性能和服务功能等方面发生变化,以产生出新的价值时,我们就在进行组合式创新。

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组织得好的石头能成为建筑,组织得好的词汇能成为漂亮文章,组织得好的想象和激情能成为优美的诗篇。”同样,发明创造也离不开现有技术、材料的组合。

一般而言,组合型创新技法常用的有主体附加法、异类组合法、同物自组法、重组组合法以及信息交合法等。感兴趣可自行研究。

4. 强化无意识式创新

强化无意识式创新,是回归母体强化母体的一种创新方式。意识产生行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有意识和潜意识,其中超过九成的行为都是无意识主导产生。这就是强化无意识创新的内涵:要不断通过创新来强化潜意识层面的认知。

举个例子,银行的LOGO 几乎相当大一部分,都和千年前的铜钱在外形上极为相似。例如中国银行LOGO受到称赞最多,它的设计思想如下:

这就是典型的强化无意识式创新。用户看到铜钱一样的LOGO,潜意识层面默认就是金融机构,很可能就是银行。

这是启示之六:关键路径上的创新影响力巨大,创新来自对使用场景的细微观察,大创新可拆解成小创新逐步实现,强化现实场景特别是潜意识层面的创新很重要。

04 打造试错文化,把试错法普及到生态建设中

与创新相伴而生的就是犯错,十次创新九次错,还剩一次不合格,是对创新最真实的描述。也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创新+试错”是共生的。自从Facebook把“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这句话引入互联网行业,它已经成为行业试错文化的代名词。

“去做!做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做,连失败的机会都不会留给你。”

试验、渐进式、迭代创新往往受人追捧,人们并不提倡在项目之初就搞定一切。在硅谷,常见的口头禅是“行动,试验,改进”。所有的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如果你要想做最开始的那个创新者,而不是后面的追随者的话,你必须要懂得这个世界是如何的复杂、必须要学会承受更多的风险。

1. 试错是思维科学的一种研究成果

在发明史上,最为经典的试错案例莫过于爱迪生试制耐用灯泡的过程。在持续一年多的时间里,爱迪生尝试过1600多种材料,经过7000多次试验,才发现棉线做的灯丝,可以连续点亮45个小时。此前,有人问他失败千次的感觉如何,爱迪生却说:“我没有失败,只是证实了上千种不能用作灯丝的材料而已”。至于“竹丝”和“钨丝”的发现,则是进一步试错的结果了。

试错是思维科学的一种研究成果。上世纪60年代,波普尔在其著作《猜想与反驳》中提出“假说——证伪法”,即试错的方法。该方法是指研究者面对特定问题时先提出某种假说,通过一系列的演绎、预测、实验和观察,令假说被证伪或证实。

在此过程中,假说被证伪的可能性大于被证实,证伪的结果一旦反馈给研究者,他就会避开相应的路径和策略,再启动新的尝试,逐渐逼近所要追求的目标。

2. 试错首先是一种实用技术

相对于企业创新而言,试错首先是一种实用技术。1953年美国数学家Jack Kiefer首创0.618法,十几年后经我国数学大师华罗庚简化、推广,用它替代对分法,并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添加剂是石化行业提高油品质量,增加油品品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炼油时在基础油中加入某种添加剂以提高油品的抗氧化性能,延长其使用和储存寿命。假定已知在每吨基础油中需加某添加剂的量在800克-1500克之间,为了求得最佳的注入量,就要在800克到1500克的区间内进行试验。

通常是取区间的中点即1150克做试验。然后将试验结果分别与注入800克和1500克时的实验结果作比对,选取中点和强度较高的那个端点作为新区间,再取新区间的中点进行试验,再比较两个端点,循环往复,直到获得最佳结果。

然而,这种对分法并非是最快的实验方法。如果将实验点取在区间的0.618处,实验的次数就会大幅度减少。实践证明,对于单个因素的问题,用0.618法做16次试验就可以达到对分法做2500次试验所达到的精度。

3. 试错是一种创新的概念性框架

其次,试错是一种创新的概念性框架。在家电领域中,小米是一个标准的低年级学生,免不了犯错,也免不了一次次地交出不菲的“学费”。小米首次推出空气净化器以499元的低价入市,不料却因开机后的明显噪音,让很多“米粉”怨声载道,抱怨不良的体验感受。

雷军和小米不愧为试错高手,几个月后,空气净化器2面市,噪音的问题迎刃而解,但价格升至699元,市场销售依然火爆。

499元的空气净化器让小米试出了什么?

不仅是“噪音”,还有“更高的价格包容度”。以至于后来上市的小米净水器竟飙出1299元的高价。

4. 成功从试错文化开始

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是,试错作为一种文化,几乎是所有创新性企业的标配。试错文化主要由“擅长试错”、“能够容错”和“有效纠错”三种能力构成。

擅长试错,要求企业建立以创新为目的的试错平台和机制,有一群因机遇而动,渴望创新,勇于试错的核心员工,能够迅速消弭由试错所导致的风险和损失。能够容错,是当合理试错的过程被证明为“错”时,企业能够启动相应的制度流程,对责任人实施豁免,甚至给予适当的奖励。

有效纠错,对企业有双重要求,一是由“错”出发,深究原因、修正体制;二是及时启动新一轮试错,更加逼近创新成功!

这是启示之七:创新必定伴随犯错。

全文完~

总结

  1. 优化国家经济、财政结构的核心是解放劳动束缚,聚焦创造力。
  2. 大型企业主导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和个人无需生产技术,专注实用技术能力。
  3. 创新能力,创造力是人与人最大区别。创造力成为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
  4. 几乎所有原生互联网生态,都是以颠覆式创新拉开构建序幕的。
  5. 颠覆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协同发展,促进生态增长。大多数企业,更多时候,渐进式创新居多。大多数时候,保持创新的方向感,做局部创新,更为重要。
  6. 关键路径上的创新影响力巨大,创新来自对使用场景的细微观察,大创新可拆解成小创新逐步实现。强化现实场景特别是潜意识层面的创新很重要。
  7. 成长就是试错~

参考与推荐阅读:

  1. 曾鸣教授《智能商业》
  2. 《颠覆式创新》
  3. 《技术的本质》

互联网生态建设落地五大挑战 |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七)

支付,造就金融科技生态契机 |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八)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九):信用体系

平台图谱及演化之路 |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十)

技术,生态之基 |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十一)

打破利益平衡,形成社会分工 |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十二)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十三):场景分析工具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十四):数字化在生态中的作用

普惠化在生态中的作用 |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十五)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十六) | 用户体验

 

↘林✅ ?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5月13日 04:30:2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ieseo.com/131491.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