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投资人突然热衷了投资自行车出行?其实是看上了现金流!

创业学院评论560 views阅读模式

在资本寒冬里,共享单车突然一枝独秀的斜斜杀出来,而且一下子就把行业炒热了,这是怎么了?

10月13日,摩拜单车宣布了最新的C+轮融资消息,据媒体报道本轮融资金额在1亿美金以上。就在几天之前,ofo共享单车也刚刚完成共计1.3亿美金的C轮融资。同样在城市单车租赁布局的小鸣单车也在近期拿到了1亿元的A轮融资。最为疯狂的是,8月至今才两个月,摩拜和ofo各自就宣布完成了4轮融资!

冷静、甚至残酷到骨子里的投资人,为何突然狂热起来了?

1、和滴滴不同,共享单车这事儿挺小众的

共享单车这件事规模有多大?

在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看来,共享单车是要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公交等方式出行,距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这个时候大家会更愿意使用共享单车。

我们以北京为例,2016年,北京有2170万常住人口,544万辆汽车。根据高德地图的《2016上半年中国主要城市公共交通报告》,北京民众公共出行平均步行距离955米,如果分摊到出行和抵达,也就500米左右。这其中,北京公交的距离约在800米左右,地铁站的距离相对更大一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地铁出行的人们更适合共享单车。

目前,北京地铁的日客流量900万-1000万人次,往返计算的话,约500万人每日乘坐地铁。我们假设有一半的人在地铁附近1km以内到达目的地(例如国贸地铁日客流量30万人),另外一半需要1km以上能抵达目的地,需要骑行或转公共交通。这部分人大约200-300万人,真正选择骑行的应该不会超过30%(因为如果存车处距离目的地不是最便捷,就失去了骑行的意义),预计服务社会人群50万-80万左右,这里按60万人计算。另外一部分人是大学的学生,北京有75万大学生,应该会有一小部分选择共享单车(但如果常外出还是会选择自己购买二手自行车)。

如果要做到出地铁就有自行车停放点,而且目的地附近也有自行车停放点,按照1km的需求,必须做到1km覆盖,北京六环内的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需要有2000个自行车存放点,每个点50辆车,大约需要10万辆车。按照一天10人使用,大概能服务100万人。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2015年中国自行车产量8026万辆,同比下降3.36%,其中规模以上自行车企业产量为5532.7万辆;电动自行车产量3257万辆,同比下8.28%。 2015年我国自行车出口量为5781万辆,同比下降7.7%。消费量在2500万辆左右。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自行车市场专项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国拥有的自行车总数达4.5亿辆。另有数据显示,自行车生产制造行业里,2014年的总产值约1500亿元,利润80亿元,整体来讲,市场规模并不大。如果生产自行车只有这么多利润的话,依靠共享自行车的利润可想而知。

这也意味着,共享单车这件事仅在公共交通发达,城市覆盖面广的一二线城市适用。

目前共享单车第一小时基本免费,一旦收费每次1元,大家可能就会选择自己拥有一辆单车——毕竟一辆二手自行车才几十块钱,100多块钱就可以买到全新的自行车了。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基本上的用户是在校学生、外地游客、地铁出行抵达最后一公里的白领。要求是刚需,而且线路基本固定(旅游无此要求)。总体来看,成为主流出行工具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是作为出行补充。

2、共享单车的核心不是共享,而是金融——下一个投资趋势是健身房

综上所述,这个短途市场本身基本上不会赚到钱。那为何投资人们还趋之若鹜呢?

真正的答案是,投资人们看中的并非是共享单车的盈利能力,也不是什么大数据——没有数据闭环的数据,其价值还不如高德地图。投资人们看中的是共享单车背后的金融能力,说白了,就是押金。

我们知道,想要加入共享单车,需要缴纳200-400元不等的押金。这个押金到结束服务时可以取回来。假如10万辆车的成本是1000万元的话,100万用户的押金就是2亿元(按照200元/人计算)。

这部分押金基本上是稳定的,如果投资理财做得好的话,按照10%的收益率,一年的收入就是2000万元。即便所有的车辆一年报废,这件事仍然有利可图。

换言之,共享单车这件事本身的核心不是共享,而是金融。单车只是收取押金的标的物。共享单车其实希望参与者越多越好,使用频率越低越好,这样杠杆率就可以最大化。其收益也就会越来越高。因此大家可以发现,共享单车这件事本身其实不大,但胜在有现金流。

共享单车和滴滴出行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一个红包大战贴钱,一个收取对方押金赚钱。滴滴出行现在动静明显小了,但是,只要不补贴,滴滴的钱就可以维持下去。而共享单车则是越活越越好。

投资人被O2O补贴大战吓着了,因此能赚钱的模式才是好模式。因此,这个才会迅速被超大体量投资砸下来——投资人希望最好90天内结束战争——毕竟这个小规模、高利润的市场,一旦一个占据上风,就可以通吃了。

不过,当摩拜和ofo两家都拿到了超大体量的融资,未来的答案就只有合并一项了。现在大家的竞争,一是看能不能侥幸把对方淘汰出局;二是占据好位置,取得主导权。至于自己生产自行车的重模式,还是轻模式其实并不重要。

3、共享单车真正的对手是政策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开展绿色出行。自行车的倡导也是先从城市出行这一块由政府先行运作的。只不过,看到了机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希望用更市场化的方式“催熟”整个行业。

从这个角度来看,摩拜和ofo虽然方式不一样,但核心都是金融。实际上,除了金融数据,共享单车这件事本身价值不大,这种B2C的共享本身数据价值也不大,整体收益也不大,最后都是在赌政府政策,希望通过绿色出行等方式,和政府合作拿下相关的市场,然后通过押金等方式获取收益。

因为自行车的存取都需要占据公共资源,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企业不可能完成布点设计,更不用提生存发展了。更好的方式,是说服政府把这块市场让出来,交给市场化的创业企业来做。

但是,问题在于,政府能否让出这一市场?

地铁卡的押金和余额每年都给政府相关部门巨大收益。像共享单车运营较好的杭州市,这一块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政府没有理由让出来。目前应该是共生关系。最好二者合作。

至于未来,由于这个行业具有一定的资源配置要求,除了拥有政府资源或者自行车资源的业内达人以外,我们可以理解为行业的竞争已经接近结束。

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原创文章,首发于创头条(Ctoutiao.com)作者:赵博思 

企鹅博客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9月9日 20:19: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ieseo.com/98437.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