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场硬仗!滴滴战略投资ofo,为什么不是摩拜?

创业学院评论2.3K views阅读模式

ofo和摩拜火得一塌糊涂之际,滴滴入局。今天早间,滴滴出行宣布战略投资共享单车ofo,投资金额为数千万美元。

滴滴最终站队ofo

滴滴Uber合并之后,共享自行车领域正在成为资本角逐的下一个“战场”。此前ofo曾获得多家知名资本的青睐,投资方包括曾投资滴滴的天使投资人王刚、金沙江创投、经纬中国,以及真格基金等机构,该笔融资是ofo今年获得的第四笔融资。

ofo创立于2014年4月,创始团队是5 名来自北大的骑行爱好者。ofo上线至今已有近7万辆共享单车,总订单超过1500万,日订单超过50万,为全国20座城市超过150万师生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

被视为ofo最大竞争对手的摩拜单车也于今年8月获得来自熊猫资本、愉悦资本及创新工场的数千万B轮融资。这两个共享自行车项目融资速度可以用“迅猛”来形容,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面,两家先后完成B轮融资。

有投资人透露,这两家公司现在火到融资根本无需BP,都是投资人抢着上门拜访。梅花天使投资人创始人吴世春甚至在朋友圈吐露心声“其实我也想投,只是没投上而已”。日前,同样以共享单车为主打概念的“优拜单车”未上线便获得了中路资本、初心资本等机构的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在今年一片“资本寒冬”、“投资人都去休假”的哀嚎声中,共享自行车创业项目成为最大的“黑马”。

ofo和摩拜几乎同时在市场上进行C轮融资,外界早前猜测已成为出行领域巨头的滴滴必将出手投资其中一家,以满足不打车的人群和场景的需求,和滴滴目前的业务形成天然互补。有消息称,滴滴此次战略投资的洽谈进展相当迅速。相比起在校园起家的ofo,主打城市市场的摩拜在传播度方面更胜一筹,那为什么最后滴滴还是选择了ofo,而不是摩拜呢?

原因有三:其一,ofo和滴滴有着共同的投资人,包括金沙江、王刚和经纬中国,很可能是由于投资人的撮合促成滴滴最终一同站队。其二,ofo创投人戴威向媒体透露,ofo的远期愿景是不生产单车,只连接单车,做背后调度的平台,这一点和滴滴的平台思路正好吻合,所以能很快走到一起。其三,滴滴已经在做城市的滴滴专属实体车站,未来围绕城市实体设施的布局,可能也会和ofo 有更多结合,真正从工具切入到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是一种更底层的垄断,这对未来的无人车布局也有非常大的潜在好处。

滴滴Uber合并,对于滴滴来说不只是烧钱大战的结束,更意味着出行领域投资布局的升级。对于此次战略投资,滴滴官方表示“未来,在滴滴平台上,除了滴滴自身提供的服务之外,用户还将能享受到更多由优质合作伙伴提供的出行及相关服务,形成完整的出行服务生态和灵活的互利合作模式。滴滴也将与更多创业者携手并进,全力帮助移动出行行业共享发展。”

尽管背后有多家资本巨头,但ofo目前的模式仍有一定局限性,由于在校园发家,目前只能在北京等城市的高校可以使用,城市交通要道几乎被摩拜单车“占领”。如果ofo仍停留在校园市场而不进入城市,投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相信滴滴作为战略投资人能更加深入在运营和研发层面提供切实的辅助,ofo很有可能在短期之内开辟城市市场。

有业内媒体透露,摩拜单车C轮融资目前已基本完成,消息将在近期公布。难怪有投资人在朋友圈表示“ofo大规模融资了,要打起来了”,一切看起来又像“滴滴Uber之争”在重演。

盈利之

融资速度跑得飞快,滴滴等巨头入局,但风光背后也传递了一个信息——ofo和摩拜等主打“共享单车”概念的项目,最后玩又是一场资本角力的游戏,而不是好的商业模式。

滴滴Uber虽然也烧钱,但基本上都是依靠社会车辆来完成服务。而共享单车一上来就要自己填单买单车,一台“摩拜”的造价就高达3000元,加上维护、运营、回收等费用,而收费标准是每半小时1元钱,盈利上难免产生巨大的压力。ofo虽然单车造价较低,而且有10%左右的单车是从校园回收或是学生捐赠的自行车,但如果寿命达不到“摩拜” 的十分之一(两者价格大概相差 10 倍左右),实际上建设成本没有区别。

还是吴世春说得精辟,“想进入共享单车的投资人非常多,目的各不相同。有为自己产品提供协同效应的,有低价获取用户数据的,有希望获得高频用户入口的,为基金刷pr存在感的……不一而足,大家唯一不提的就是如何赚钱”。

在摩拜举办的一场发布会上,有人认为摩拜单车和它的同行们可能很长时间里都赚不到钱。对此,“我们是长安汽车和滴滴出行的结合。”创始人王晓峰表示前期投入的确非常大,但是摩拜“有足够多的钱”。不过资本的投入是需要回报的,仅凭现在的使用频率,共享单车想要盈利很难。

既然看不到盈利方向、陷入烧钱死循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投资人愿意投资呢?首先,

共享自行车的模式太重、运营难度太大,包括滴滴在内的巨头并不愿意花巨大时间成本精力去精耕细作,但投资或者将来收购相关的项目是个好主意,目前来看这样的趋势愈加明显。

其次,当用户形成规模以后,庞大的用户数据将是一块“大肥肉”,一旦与其他场景的出行数据相融合,会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

不只是“ToVC”,“To G”也不排除是共享自行车项目玩法。目前各地的“公共自行车” 绝大部分还是采用了 “由政府牵头成立公益性的公司,并且持续性给予财政补贴” 的模式。作为一个公益性质颇强的领域,政府有机会作为“接盘侠”,将通过PPP(即公私合营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企业)把优秀的项目“收入囊中”。届时,真正的利润空间才可能会显现,投资人一窝蜂而上,也不是没有逻辑的。

企鹅博客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8月15日 03:54: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ieseo.com/98318.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