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过滤气泡&数据泄露,内容产品如何应对数字时代三大风险?

产品运营评论1.3K views阅读模式

来源:全媒派(微信号:quanmeipai)

作者:腾讯传媒

人们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全方位便利,也开始质疑内容产品附加的不良作用,赞美科技造福人类也谴责算法麻痹思维。“反技术潮流”中的内容产品,就在这样的褒奖与批评中,迭代更新。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集中梳理内容产品这些年面对的三大类风险及应对措施,看它们能否成功撕掉身上贴有的负面标签,让口碑逆袭。

阳光下的泡沫,能不能一触就破

美国人在搬家时都会考虑邻居与自己的意识形态是否接近,这个有趣的现象是新闻工作者比尔·毕肖普(Bill Bishop)在他的著作《大排序》(The Big Sort)中提出的。将这种考虑应用在媒体领域,则体现在美国大选网络上政治两极分化、点开新闻主页看到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凡此种种,这样能分隔开人们意识形态的算法被称为“过滤气泡”。

气泡量身为你打造,它们把你包裹在属于你个人的信息世界。“过滤气泡”用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流,过滤掉了与你观点相异或你不喜欢的信息。当然,你也看不到那些被剔除的信息。所以电影蜘蛛侠最近可能常出现在首页,蝙蝠侠却消失很久。

于是,连带责任般的,算法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如何“戳泡”呢?

兼听则明“RAA”

一款新闻app站出来宣战。“Read Across the Aisle(简称RAA)”希望能帮助用户把新闻选择习惯变得多元化,于是他们打造了一组“意识形态波谱”,根据媒体自带政治倾向,将《赫芬顿邮报》设为最左,福克斯新闻设为最右,中间包括了诸如《纽约客》、NPR(国家公共电台)、《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 20 家新闻媒体,通过这些媒体的属性来追踪和定位用户的阅读习惯。

你在渐变色光谱的哪一区?这个类似天平波谱位于页面底部,作为指示,指针所在的位置代表着文章意识形态倾向程度和用户阅读时长。

随着用户阅读某一倾向文章的时长增加,指针就会渐渐滑向极端。RAA作为一个非强制提醒,用光谱色条引导读者主动戳泡,试图让他们注意内容的均衡和多元。RAA的创始人尼克·鲁姆表示,“这款app就是给那些觉得自己的阅读内容并不均衡的人使用的。常年选择一个口味,发现了问题,想要换口味的人最适合它。”

“戳破你的泡泡”

《卫报》在戳泡运动上也有所行动,他们设置了一个“戳破你的气泡”专栏。《卫报》政治观点偏左,但他们坚持每周精选 5 篇保守派文章发布在专栏上,这虽然与报纸自身立场相悖,为了拓宽读者视野,他们表示愿意这样做。栏目负责人詹森·威尔森表示开设戳泡专栏的原因,是想给“那些想要了解保守派想法,但没时间整合的读者”提供信息。

信息从传者到受者是非线性流动,当选择信息时,不难理解受众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地图选择并接触熟悉且对自己有吸引力的内容。为了避免观点极化,像“RAA”这样的努力可能并不能根除算法技术带来的问题。但作为观念上的引导、打破隔离墙的一股推力,很显然是有价值的。

新闻编辑部现在必须采取行动来了解这个计算时代,减少对新闻业的信任危机。平台对算法的规范和审查,加之读者自己主动跳出信息舒适圈,才能有效戳泡,顺利呼吸到新世界的空气。

捞一把游走在沉迷边缘的人

冬日寒风凌冽依然挣扎着滑动屏幕,好友相聚也无法阻止下拉刷新的肌肉记忆,不用看更多的数据,放下手机的确很难。 “技术上瘾”的担忧这些年被各界反复提起却依然悬而未决,尽管不清楚科技巨头们是否真的情愿看着用户使用时长减少、参与度下降,但他们在推出反沉迷系统方面都表现出了强执行力。

游戏业的达摩克斯之剑

互联网时代加速催生了网络游戏产业的爆发,面对随之而来的谴责,如何防止游戏沉迷,特别是让作为“数字原生代”的青少年群体不过分沉迷网络世界,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作为网游产业大国的韩国,最著名的手段是“游戏宵禁”,午夜 12 点到凌晨 6 点,所有游戏都禁止未成年人登陆。除此之外还会限制游戏网速,实名后未成年人就不能愉快玩耍了,游戏画面动不动卡成ppt,估计要被队友实力嫌弃。

强制措施亦有鼓励手段加持,韩国会开展一些线下活动以帮助“数字原生代”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

也有网友称反沉迷太严以致于失去了玩游戏的欲望,已卸载。一边是道德责任的约束,一边是用户流失的惆怅,游戏行业想获得好口碑实在是道阻且艰。

时间跟踪器

不能防止自己沦陷,就要靠外力制约,这也让越来越多的时间管理类软件兴起。去年 6 月,苹果在WWDC(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iOS更新,“屏幕使用时间”这个功能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它会按照每一天、每一周为用户提供简报。这份简报包括你每天使用手机时长、解锁手机次数和应用的使用频次。

通过量化图表来直观地提醒用户自我改正,当你看见自己一天有 6 小时都在娱乐时,可能会产生些许愧疚感而收敛自己的沉迷程度。除此之外还有强制力稍强一点的功能——“应用限额”和“停用时间”,用户可以自己设定某一时间段无法打开手机或手机里的应用程序。

整个手机禁用、app分类禁用、不同时间段禁用、使用总量禁用……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反沉迷操作,对有需求的用户来说是福音。比如想限制孩子玩手机时间的家长,就可以通过自己的iCloud帐号为孩子的设备进行设置,这样有助于让孩子高效学习、更关注现实生活。

Facebook推出过类似功能,启用该功能后会显示过去一周用户每天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及在各版块的平均用时;Instagram甚至还对用户使用时长作出限制,即将超过时间上限时系统就会主动弹出对话框提醒,用户需要点击确定后才能继续浏览。

但对大部分人来说,“时间管理功能”仍然只是折叠在深入口里积灰的鸡肋存在。人类的惰性并不会被轻易打败,所以,多数人只是潦草地扫一眼时间图表,继续滑动屏幕哈哈哈。

谁能保护我的隐私?

现实生活中,陌生人问你要电话号码都警惕万分,殊不知平日里登录的app可能早已将不止电话号码这一项的个人信息流出。根据数据泄露水平指数显示,自 2013 年以来已有近 150 亿条数据泄露。 2018 年上半年,每天有超过 2500 万条数据遭到入侵或泄露,也就是每秒 291 条,领域涵盖医疗、信用卡、财务数据、个人身份信息等。

去年印度的信息泄露事件规模之大令人咋舌,存有 10 亿公民身份的数据库Aadhaar被曝遭网络攻击,该数据库除了名字、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等之外,还有指纹、虹膜记录等极度敏感的信息。据印度Tribune报道指出,在WhatsApp匿名群组花费 500 卢比(人民币约 50 元)就能获得访问该数据库的一个账号。

Google的“战绩”则是在六天内泄露了 5250 万用户的姓名、电子邮件地址、职业和年龄。更不用说常年在榜的Facebook,去年 3 月卷入剑桥分析公司窃取了 8700 万用户的数据的调查中, 9 月遭到黑客攻击,威胁着近 5000 万用户的信息安全。

个人隐私如此不堪一击,你还敢一套密码走天下吗?

政府重拳阻击

欧盟应对信息泄露采取法律措施,制定了GDPR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数据保护条例。此条例可以直接在各欧盟成员国施行,不需要各国议会通过。全媒派往期好文《因GDPR,千家美国新闻网站在欧洲关闭:信息需求vs.隐私保护如何平衡?》解读了GDPR生效后,美国媒体在欧洲的生存状态。《谁控制了我们的数据?GDPR生效后,隐私保护动了TA们的奶酪》则详细解读了“后GDPR时代”,数据隐私保护的新趋势。

GDPR瞄准巨型企业,强化对个人数据所有权的保护。根据GDPR的规定,企业在收集、存储、使用个人信息上要取得用户的同意(如要求使用Cookie数据时,必须取得用户同意),用户对自己的个人数据有绝对的掌控权,以期从源头上抑制个人信息泄露。

欧洲人迈出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后,美国政府也加大了查初数据泄露的力度。

司法部对参与美国总统大选的数据公司非法使用 8700 万个人信息案件进行调查,扎克伯格也出席了听证会并就此问题回答。据外媒报道,美国联邦交易委员会和联邦调查局等政府机构也主动加入到此案的调查中,希望能加速数据保护相关措施和法案的出台。

利益驱动下,数据泄露或许无法杜绝,面对平台们一次次拒绝回复的冷漠态度,政府选择主动出击推动数据保护进程一点点向前。这是场硬仗,除了政府发力,还要靠平台自律,才有机会扼住信息泄露的喉咙,让数据更加独立、安全地被使用和保护。

除上文中提到的反沉迷、戳泡和数据泄露,全球媒体还在为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后真相时代假新闻的泛滥而操心。数字时代新风险无论是否由媒体平台直接造成,“拯救用户”的重大使命似乎都天然地转到了他们身上。媒体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加满技能点,精进内容产品以便更好地抵御日益进化的风险,在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夹缝中继续生存。

沉迷、过滤气泡&数据泄露,内容产品如何应对数字时代三大风险?

企鹅博客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8月21日 13:31: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ieseo.com/70305.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