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按钮提高了「喜欢」按钮的点击量是什么心理学现象?

产品设计评论743 views阅读模式

小编导语:产品经理们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常常也会使用一些心理学的方法来引导用户。社交app中「不喜欢」按钮提高了「喜欢」按钮的点击量又是为什么呢?

「不喜欢」按钮提高了「喜欢」按钮的点击量是什么心理学现象?

问题描述:

在一个类似tinder刷照片的应用中,当原本只有“喜欢”按钮时(不感兴趣的就直接滑走照片,不记录喜欢或不喜欢),当时统计的日均喜欢量约为7000;

改版后,加上了一个“不喜欢”按钮(且该版本对这个功能只做了这一个改动),日均喜欢量莫名其妙增加到了12000左右(日均用户量保持稳定,且是从改版第二天就瞬间提高了,并且之后共计1个月的数据稳定在12000)

不知道是什么心理学现象?

回答@缘如水

此app之前其实是给了使用者两个选择:A. 喜欢此照片 B. 对此照片不感兴趣(直接滑走)。这个时候就成了“不相上下”,甚至不感兴趣直接滑走更优先的两个选项。
在添加了“不喜欢”过后,由于大多数照片并不会让人产生不喜欢的想法(除非你长得丑还成天发自拍),相比之下“喜欢”显得更有诱惑,于是点的人更多了,就这么简单。

回答@熊悉灵

更适用的解释是“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而不是“诱饵效应(decoy effect)”。

我补充明确一下两个效应的区别。

两个效应的根本原理是一致的:都是通过改变选项的参照点来改变了人的选择偏好。也就是匿名用户所说的“认知吝啬”,我们的认知资源比我们想象得要有限得多,在理性决策所调用的认知资源仍不足以做出明确判断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做出不怎么耗费认知资源的非理性决策。

不同点在于:

诱饵效应的适用范围是“原先没有参照点或者参照点模糊”,通过加入了一个明显的参照点而促进了人的非理性决策。

框架效应的适用范围是“原先参照点很明确”,但通过改变了表述方式,造成了参照点的改变,促使人根据另外一个参照点做出了跟原先不同的决策。

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的原因千万不能脱离这个应用本身。
这个应用里「喜欢」和「不喜欢」按钮的本质作用是什么?
是投票,是支持,是排名,是超级女声的投票短信,是 YY 直播室里的鲜花。

那「不喜欢」按钮加入的意义是什么?
想象一下吧,如果当年超级女声的投票短信可以投反对票,会发生什么?
超级女声的投票数,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会大幅上涨。

把这个事情抽象来看,粉丝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明星,会采取排斥其他明星和更加强烈支持自己喜爱的明星的行为。
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行为——为了支持自己喜爱的事物而去排斥其他事物,反过来为了防止被他人排斥而要更强烈地支持自己喜爱的事物。

这一特征尤其容易出现在高团结的亚文化群体中——比如 ACG 爱好者在二次元题材游戏中的氪金行为。

那么,添加「不喜欢」按钮带来的有

  1. 反馈的提升:「喜欢」「不喜欢」同时存在的话,「排序」这一概念会更加突出,用户感知的排序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2. 排斥效应带来的竞争循环:因为有了「不喜欢」的威胁,那么对于自己喜爱的妹子就更要大力点赞。

企鹅博客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10月1日 04:18:4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ieseo.com/109596.html

发表评论